到底什么是辐射
很多人一听到“辐射”二字,就畏之如虎,谈“辐”“射”变。可是你真的了解什么是辐射嘛?
●中性词●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一想到辐射这个词,脑海里大多联想到科幻电影中宇宙射线或者是核辐射照射后的变异怪物身上。其实,这只是大家对辐射的刻板映像而已。
根据百度汉语的解释,辐射是有两种词义的。
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直线伸展出去。
电磁波或微观粒子流(如电子流、质子流等)从它们的发射体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过程。也可以指电磁波的能量或微观粒子流本身。
从这两条词义中,咱们不难理解。辐射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好坏之分。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听到辐射,就连连摆手,害怕的不行。这其实是对辐射的一种错误认知罢了。
●辐射是什么●
那么辐射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物理学的说法来说,辐射指的是由场源发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不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273.15摄氏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便被称为辐射。
简单的说,辐射就是一种向外散发能量的方式。
比如说,最近天气突然炎热了起来,稍微一靠近人就感觉到有热浪袭来,你感觉到的“热浪”便是别人在对你散发出辐射。这种辐射有害吗?其实是无害的,就是人体散发出的红外线而已。
同样,那些你感受不到热量的物体也都在朝着你释放辐射。比如石头、茶杯、甚至是传说中能吸收辐射的仙人掌也会朝着你散发辐射。
为什么?
因为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273.15摄氏度)以上的物体都在朝着四周释放辐射!所以可以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遍地都是辐射的世界中。
●辐射的分类和对比●
电磁波辐射根据频率和波段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大家闻“辐”“射”变的便是电离辐射,包括宇宙射线、γ射线等都属于电离辐射。这些辐射是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的。
而非电离辐射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多高的伤害性。之前我们所说的红外线和随处可见的可见光便是非电离辐射。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辐射产品,但并没有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危害。
就拿我们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的手机来说,它也是会产生辐射的,但是现代人有多少是因为手机辐射而产生健康问题的呢?
反而是因为熬夜玩手机引起的青光眼、内分泌失调、手机爆炸等问题层出不穷。受到手机辐射伤害的反而鲜有听闻。
让我们用数据来对比一下。现在5g手机信号频率大都在2515MHz-4900Mhz左右。而PEMF的频率则是固定为40.68Mhz,处于医美水平的范畴,远远低于手机的信号频率。
让我们试想一下,我们一天中大概有多少时间和手机待在一起?我想大概率是24小时陪伴左右吧,睡觉时我们也会将手机放在床头充电,可以说手机是陪伴我们时间最多的电子产品了。
既然积年累月的承受着2515Mhz的辐射而没有任何问题,那么间断的承受频率低于此的辐射,自然也不会有问题出现。
●总结●
通过上文我相信不少人对辐射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只有真正的理性的、客观的去了解辐射的科学意义,我们才能够真正摆脱对“辐射”一词的刻板偏见,不再闻“辐”“射”变!